出海凯特 │ UK/EU 出海一站式服务 │ 产业出海|科技出海|HEPAI中国 │

中国出海企业的GTM VS英国本土公司的GTM

英国本土公司做GTM与为中国出海企业做GTM,在以下核心方面有明显区别:

一、客户认知与市场成熟度

英国本土公司GTM

  • 市场认知高度成熟:英国企业对本地市场非常熟悉,了解文化、法规、竞争格局、渠道生态[1]
  • 技术采纳较谨慎:英国买家对SaaS/新科技相对保守,决策周期较长,更看重长期价值而非短期营销噱头[1]
  • 重信息透明与软推销:英国客户普遍不喜欢被”硬推”,更偏好自主决策,咨询需提供信息赋能,避免aggressive sales tactics[1]
  • 品牌建设路径成熟:英国公司常通过品牌声誉、专家思想领导力、内容营销来产生需求,而非纯outbound式销售

中国出海企业GTM

  • 市场认知度为零或很低:中国品牌在海外初期面临brand awareness弱、文化隔阂、信任度低的困境[2][3]
  • 快速试错与灵活调整:中国出海企业往往从”产品出口”走向”产业出口”,需要在全新市场快速试点、迭代GTM策略[4][5]
  • 依赖本地化深度改造:不能简单复制国内成功经验,需针对目标市场彻底重构产品定位、定价、渠道和营销语言[6][3]
  • 信任建立是首要挑战:需克服”Made in China”的固有偏见,通过绿地投资、本地团队、合规认证、本地合作伙伴建立品牌信任[7][2]

二、GTM策略重点差异

维度英国本土公司GTM中国出海企业GTM
市场调研主要验证细分定位和竞争差异化从零开始的市场可行性、文化适配性、合规/监管全景分析[8][9]
ICP定义相对稳定,微调为主需跨文化重新定义ICP,决策链条、痛点、优先级可能完全不同[10]
渠道策略数字营销、内容驱动、生态伙伴早期依赖本地分销商、战略联盟、电商平台(如Tmall海外)、绿地投资建本地团队[5][11]
定价模型基于价值定价,透明度高需考虑”Good Enough市场”策略——中国品牌常以”性价比”优势切入中低端,再逐步向上[12]
合规/法律熟悉本地法规需投入大量资源理解目标市场KYC/KYB、数据保护、反垄断、外资准入、知识产权等,常需本地律师/会计团队全程参与[8][11]
团队结构核心团队即本地人,沟通顺畅必须建立本地化团队(sales、marketing、支持、法务),母公司与当地团队文化融合困难[11][13]
销售方式软性内容营销+专家式咨询销售初期大量使用outbound、直销、关系型销售(尤其在亚洲市场),逐步过渡到品牌驱动[10]

三、具体执行差异

英国本土公司(以fintech/B2B SaaS为例)

  1. 聚焦细分场景创新:在已成熟市场找细分痛点(如支付合规、中小企业账户管理)
  2. 通过thought leadership建立信任:白皮书、行业报告、案例研究比硬广更有效[1]
  3. 多渠道整合但不激进:LinkedIn + 内容营销 + partner ecosystem + events,避免pushy cold calls
  4. 长决策周期:B2B采购流程严格,需3-9个月nurturing
  5. 重视品牌与合规声誉:客户会深度背调供应商合规、数据安全、财务稳定性

中国出海企业(fintech/payments为例)

  1. 三阶段全球化路径[5][4]
    1. 第一阶段(Local Efforts):在中国市场积累能力和资源
    1. 第二阶段(Seeking Resources):通过海外M&A、合资获取技术、品牌、渠道(如收购欧美支付公司)
    1. 第三阶段(Global Exploration):用整合后的能力+中国供应链成本优势进攻全球市场
  2. 绿地投资为主,M&A为辅:2016年后,中国企业从并购驱动转向绿地投资(自建工厂、办公室、团队)以规避政治风险和监管审查[5]
  3. ASEAN优先,美欧谨慎:由于美欧监管收紧(CFIUS、欧盟外资审查),中国企业优先布局东南亚、拉美、中东等对中国投资友好区域[5]
  4. 本地化是生死线
    1. 产品/UX本地化(语言、支付方式、合规)
    1. 营销本地化(避免中式英语、文化隔阂、政治敏感)
    1. 团队本地化(聘请当地CEO/CMO/sales leader,不能全用中国外派)[3][6][7]
  5. 从”性价比”切入,再品牌升级:初期靠”Good Enough”产品以低价抢占市场份额,成熟后再向高端市场渗透(如华为、小米、大疆路径)[12]
  6. 数字渠道先行:电商平台(Amazon, eBay)、社交媒体(TikTok投放)、出海SaaS工具快速建立销售通道
中国出海企业的GTM VS英国本土公司的GTM

四、咨询公司服务重点差异

为英国本土公司做GTM咨询

  • 战略定位与差异化:帮助已有市场经验的公司找到竞争白地和新增长点
  • 销售流程优化:提升转化率、缩短销售周期、优化lead nurturing
  • 数字化营销与内容策略:SEO、ABM、thought leadership内容体系
  • 合作伙伴生态建设:与互补公司、渠道、系统集成商建立联盟
  • 客户成功与留存:降低churn,提高LTV

为中国出海企业做GTM咨询

  • 市场准入战略(Market Entry Strategy)
    • 目标市场选择与优先级排序(哪些国家/地区先进?)
    • 合规与法律框架全景扫描(KYC/KYB、外资准入、行业牌照)[8][9][11]
    • 进入模式选择(直接出口、代理分销、合资、绿地投资、WFOE/JV)[11][14]
  • 品牌与信任建设
    • 克服”中国制造”负面认知,建立本地品牌形象
    • 本地化PR、KOL合作、案例宣传、行业认证[2][3]
  • 本地化运营能力搭建
    • 招聘本地团队(sales、marketing、support、compliance)
    • 本地供应链/仓储/物流/售后体系建设
    • 文化融合与跨境管理能力培养[13][11]
  • 合规与风险管理
    • KYC/KYB/AML流程建立
    • 数据隐私(GDPR/CCPA)、反垄断、税务筹划
    • 地缘政治风险评估(对华政策变化、制裁风险)[8]
  • 渠道与伙伴网络
    • 寻找本地分销商、代理商、系统集成商
    • 与本地金融机构、支付网络、监管机构建立关系
    • 电商平台运营优化(Amazon, Shopify, 本地平台)[11]
  • 资金与财务规划
    • 跨境资金流动、外汇管理、利润汇回
    • 融资策略(本地VC、战略投资、debt financing)[8]

五、案例对比

英国本土fintech公司GTM

  • Wise(前TransferWise):英国本土公司,GTM聚焦”透明定价+用户口碑”,通过内容营销和推荐机制在欧洲快速扩张,少用outbound sales
  • Revolut:产品驱动增长(PLG),通过App Store/社交媒体/PR快速获客,后期才建立B2B销售团队

中国出海fintech企业GTM

  • 蚂蚁金服/支付宝国际化:通过收购/合资(如Paytm印度、Kakao Pay韩国)快速进入本地市场,再输出技术和运营经验[4]
  • 微信支付海外:针对中国游客出境场景,先与海外商户合作支持微信支付,再逐步拓展本地用户
  • 华为/小米/大疆:从”性价比”切入,通过电商+线下渠道快速占领市场份额,再通过技术创新向高端市场渗透[12][7]

结论

英国本土公司GTM:市场成熟、认知清晰,咨询重点在”优化、差异化、数字化转型”。

中国出海企业GTM:从零起步、跨文化挑战巨大,咨询重点在”市场准入、本地化深度改造、信任建立、合规落地、渠道网络搭建”,是全流程、重资产、高风险的系统工程。

FinaConnect这样的咨询公司,服务中国出海企业需要:

  1. 深度本地市场专家网络(法律、会计、PR、渠道)
  2. 跨文化沟通与项目管理能力
  3. 全链条服务能力(从战略到执行到合规到融资)
  4. 对地缘政治风险、监管变化的敏锐度

这与服务英国本土公司(主要是战略咨询+营销优化)有本质区别。[10][6][3][7][2][4][11][8][5][1]

  1. https://www.cognism.com/blog/gtm-strategies-uk     
  2. https://www.ogilvy.com/ideas/how-can-chinese-brands-achieve-global-ambition    
  3. https://glginsights.com/articles/the-chinese-enterprise-secrets-to-building-a-global-brand/     
  4. http://klausmeyer.co.uk/publications/2018_chen_ding_meyer_wang_xin_GlobalExpansion_book.pdf    
  5. https://www.ceibs.edu/new-papers-columns/25578      
  6. https://www.business.hsbc.com/en-gb/insights/market-and-regulatory-insights/china-going-global   
  7. https://www.ey.com/en_cn/insights/consumer-products/strategic-implications-for-chinese-brands    
  8. https://consultport.com/resources-library/case-study-market-entry-to-china-for-consumer-service-company/      
  9. https://daxueconsulting.com/our-services/china-market-entry-strategy/  
  10. https://chameleoncollective.com/blog/how-gtm-and-outbound-marketing-drive-successful-international-expansion/   
  11. https://www.sino-shipping.com/market-entry-strategies-for-china/        
  12. https://www.bain.com/insights/how-to-win-on-chinas-good-enough-battlefield/   
  13. https://shileconsulting.com/market-entry  
  14. https://www.eusmecentre.org.cn/wp-content/uploads/2025/05/Ways-to-Enter-the-Chinese-Market-2025-EU-SME-Centre-Report.pdf 
  15.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case-study-china-gtm-strategy-jeffrey-clark-柯瑞杰- 
  16. https://rocket.capital/asia-next/2/asia-next-— -launching-your-gtm-strategy 
  17. https://blog.aspiration.marketing/en/creating-a-go-to-market-strategy-examples-and-best-practices 
  18. https://www.zendesk.es/blog/go-to-market-strategy/ 
  19. https://focus.cbbc.org/differences-between-marketing-to-china-verses-uk/ 
  20. https://lokalise.com/blog/global-go-to-market-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