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国的通货膨胀数据公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及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引发市场关注。
CPI同比增长0.2%
- 市场预期0.0%,前值-0.3%
CPI环比亦增长0.2%
- 前值为+0.1%
PPI同比下降2.1%(生产者价格已连续37个月下滑)
- 市场预计下降2.2%,前值为-2.3%
整体来看,此次数据略微好于预期。CPI依然在与通货紧缩的边缘徘徊,但表现出小幅的韧性。而PPI虽继续处于通货紧缩状态,却显示出些许改善。不过,恢复生产者价格的正常水平,仍需长期的努力。
–
对于这一数据背后的背景,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
自疫情以来,中国通货紧缩现象持续,并因以下因素进一步加剧:
- 房地产市场低迷,
- 消费者信心疲软,
- 工业过剩导致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激烈,
- 以及今年的关税阻力影响了需求。
尽管政策层面不断努力以抑制过度竞争并稳定价格,但中国GDP平减指数——这一反映整体经济价格状况的最广泛指标——已负值超过两年,这也是自1992年记录以来的最长时间。
北京方面已将2025年的官方通胀目标下调至约2%,这是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然而,目前的通胀水平依然接近于零,反映出深层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此篇文章最初发布于 HUBFX | 全球账户 | 外汇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