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这种粗暴的做法有可能使华盛顿试图保护的市场变得不稳定。石油供应链并非线性,而是一个全球性的网络。美国想要惩罚的买家并非只是被动的消费者,他们还是重要的精炼燃料出口国,构成全球其他地区的生命线。
2025年谁在购买俄罗斯石油?
自欧盟实施禁运和G7限价以来,俄罗斯已将其原油出口转向东部。如今,其主要买家包括:
中国和印度市场现在吸收了超过85%的俄罗斯原油出口,实际上取代了2022年前欧洲的角色,形成了一个以东为中心的能源轴心。
印度和中国反击——但压力在上升
特朗普的言辞变成了行动:8月7日,白宫对印度商品施加了额外25%的关税,原因是新德里持续购买俄罗斯原油。政府明确表示——这只是开始。类似的措施可能很快会针对中国和其他进口国。华盛顿传达的信息非常明确:停止资助莫斯科,否则将面临经济惩罚。
北京已经做出了回应,表示将根据“国家利益”继续调整其能源政策。印度也保持坚定——尽管国家炼油商做出了暂时调整,但并未正式暂停进口俄罗斯原油。事实上,新德里将这个问题框定为能源主权,而非外交问题。
这种摩擦不只是象征性的。印度炼油商在通过将来自俄罗斯的折扣原油精炼成柴油和汽油并再次出口——包括向欧洲——来稳定全球燃料市场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打乱这一流动不仅会影响印度或中国,它还会动摇全球能源贸易的基础。
如果美国真的采取行动会怎样?
如果特朗普总统兑现对进口俄罗斯石油国家实施二次制裁或关税的承诺,立即结果将是全球供应中断。他曾认为,任何短缺可以通过增加美国产量来弥补——但这纯属一厢情愿。美国石油生产商并非政府的工具;他们对价格作出反应,而非政策。当原油价格开始攀升时,他们有充分理由采取保守的开采策略,并以高价出售,而不是为了稳定全球供应而耗尽储备。页岩油并非水龙头,美国企业也不想在稀缺性驱动利润时充当价格警察。
这才是风险真正开始的地方——因为一旦出现供应缺口,它会引发燃料市场、生产成本、货币政策和投资者情绪的连锁反应。以下是这一连锁反应可能的展开方式:
油市转向风险,燃料价格上涨
布伦特原油接近65-66美元的关键转折点——这是触发6月反弹的需求区域。从这里开始,市场面临两条高概率路径:
- 情景1:直接从当前支撑点反弹至72.6美元的中期区间,然后突破至79美元,甚至可能达到83美元(1.272斐波那契)。
- 情景2:在65美元下方进行短暂的流动性抓取,随后强劲反转并实现相同的上行目标。
在这两种情况下,宏观背景依然看涨:供应紧缩,印度和中国面临美国压力,且没有立即替代俄罗斯原油的选项。
从技术上看,市场形势复杂——较高的时间框架支撑被保持,需求区正在重新加载,突破结构正在形成。若在74美元以上实现干净突破,市场将转为风险偏好。
预计亚洲市场首先将出现波动。在任何官方执行之前,恐慌性补货可能会开始,因为炼油商要对地缘政治破坏进行对冲。
对于欧洲而言,这意味着燃料进口减少,通胀风险再次上升,而此时欧洲正努力稳定。
全球生产成本上升
随着燃料价格的攀升,商品运输的成本——无论是通过卡车、船舶还是空运——也随之上涨。制造商和分销商将面临更昂贵的投入和更紧张的利润,而全球供应链则将面临新的延误和物流超标。这不是正常的供需通胀。这是一种由政治引发的通胀——更难以逆转。
通胀上升,降息计划被搁置
随着燃料和运输成本上升,通胀将再次回升——恰逢美联储准备开始降息周期时。中央银行可能被迫暂停甚至加息,以保持通胀预期的稳定。讽刺的是,特朗普总统呼吁降低利率,但他的制裁可能正是美联储不得不再一次保持高位的原因。
经济增长放缓,金融压力加大
如果利率保持高位——或进一步上升——实体经济将迅速感受到影响。企业将面临两端的成本压力:能源昂贵和信贷紧张。消费者削减支出,投资枯竭,住房、物流和制造等部门的势头减缓。在完全启动之前,复苏停滞不前。旨在削弱俄罗斯石油收入的举措,可能最终会耗尽美国自身经济的活力。
市场感受到冲击:黄金上涨,美元飙升,股票下跌
随着通胀预期上升,增长前景黯淡,金融市场进入经典的规避风险阶段。下图显示,美国美元指数(DXY)正从97的关键需求区反弹,并看起来有可能反转。
经过几周在99-100区域的横盘整理后,当前的技术结构现在倾向于突破至101.5甚至可能达到103.0,符合1.272斐波那契的扩展。这一路径反映了对避险资产的需求上升——不仅因利率预期,还因全球宏观压力。
黄金也正对此变化作出反应,在通胀和地缘政治焦虑的推动下继续上涨。而股票则因盈利季节令人失望及对美联储即将放松的希望消失而下滑。
在这样的环境中,美元的强势并不是副作用——它是主要事件。
全球反弹
该计划旨在地方俄罗斯——但在系统中的错误施压点施加的压力通常不会孤立有效。俄罗斯石油不会停止流动;它将通过更长的路线流动,面临更高的风险溢价。同时,继续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印度、中国及其他国家——并未违反任何法律。他们只是正步入西方自身离开的空间。
如果华盛顿继续推行关税,附带损害可能比预期的打击更严重:欧洲面临燃料短缺,美国通胀回暖,全球货币政策收紧,新兴市场贸易流动减弱。以力量为框架的制裁战争,可能在最不适合的时刻导致经济碎片化,给脆弱的复苏带来压力。
结论
制裁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似乎是一种大胆的战略举措——但实际上,这是一次高风险的赌注,具有全球后果。印度和中国已明确表示:廉价能源比政治对齐更重要。华盛顿越是试图窒息能源流动,就越是可能破裂供应链,复兴通胀,放缓最不希望受影响的经济。
如果美国采取二次制裁行动,不仅会重创莫斯科——还会破坏其自身试图保护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