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尔街日报》报道,面对新一轮美国关税,企业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今年关税最初的成本主要由美国进口商(制造商、零售商或经纪人)承担,而非外国生产商或消费者。企业们担心提升价格可能导致市场份额的流失,以及特朗普总统的公众愤怒。
报道称:
- 美国企业如通用汽车(GM)、耐克(Nike)和孩之宝(Hasbro)正在吸收大部分关税成本,而不是将其转嫁给消费者,担心市场份额的流失。今年稍晚预计会出现一些价格上涨。
-
受影响商品如家具、玩具和衣物的通货膨胀轻微上升。六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至2.7%(较五月的2.4%有所上升),部分得益于库存积累和企业对成本的吸收。
-
外国供应商,特别是中国的供应商,价格略有下降(预计吸收约20%的成本),但并未达到特朗普所声称的水平。
-
多家大型企业报告了与关税相关的影响:
- 通用汽车:第二季度支付了10亿美元关税;尚未广泛涨价。
-
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遭受了3.5亿美元的利润损失。
-
孩之宝:预计全年的关税成本为6000万美元;计划提高价格和削减成本。
-
耐克:预计本财年受损10亿美元;计划涨价。
-
雷神技术公司(RTX):关税影响了利润。
-
沃尔玛:上涨了一些商品的价格(例如,香蕉从每磅0.50美元上涨至0.54美元),通过削减库存抵消其他产品的价格。
报告指出,像花店这样的中小企业受苦更甚,不得不同时吸收和转嫁成本上涨。关税的整体负担估计已经从去年的2.3%上升至17%。
企业能继续紧缩开支多久?市场能否给予收益缓和的机会?是否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实现小幅收益?时间能否带来生产力的提高或成本的降低,以便吸收收益?
这些动态表明,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可能会延后,也可能给美联储提供降息的机会,如果预期的价格涨幅没有如预期那样显现,而其他抗通胀趋势继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