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进行了一项关于关税传递效应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至少将部分提高的关税成本转嫁给了客户,其中近三分之一的制造商和约45%的服务公司通过提高价格完全转嫁了关税导致的成本增加。”
一个需要注意的 caveat 是,这项调查是在5月2日至5月9日之间进行的,此时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降低至30%的政策尚未落实。
调查还发现,“价格上涨发生得很快:超过一半的制造商和服务公司表示,在经历关税相关的成本上涨后,一个月内就提高了价格,许多公司是在一天或一周内就做出了调整。”
最令人担忧的发现是,“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报告提高了未受关税影响的商品和服务的销售价格。许多企业表示,他们提高价格是为了应对其他成本上升,如工资和保险,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很可能是在利用不断升级的价格环境来提高价格。”
最近的美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通货膨胀压力在增加,这可能导致未来几个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上升。
对于美联储来说,这种情况相当棘手,因为虽然关税可能是一种一次性的价格上涨,但他们更关注的是整体趋势。
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此链接,该文章最早发布在HUBFX | 全球账户 | 外汇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