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私营部门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
中国的制造业在7月份重新回到收缩状态,标准普尔全球制造业PMI从6月份的50.4降至49.5,低于市场预期。这一低于50的读数显示,工业产出再度疲软,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在第三季度增长动能的担忧。
调查显示,新的出口订单连续第四个月下降,降幅快于6月份,显示出需求减弱。经过6月份的短暂改善,制造业产出再次下滑,企业越来越依赖现有库存来完成订单,导致成品库存连续第二个月下降。
随着生产减少、积压订单保持稳定,制造商在7月份削减了员工人数,称原因是需求疲软和成本压力上升。
尽管面临这些不利因素,企业信心略有上升,但仍低于长期平均水平。企业表示,他们希望更好的经济条件和市场营销努力能够在未来几个月支持销售。
与此同时,输入价格在五个月内首次上涨,部分原因是北京推动扭转恶性价格竞争。然而,售价继续下降,企业激烈争夺新订单。不过,由于运输和物流成本上升,出口价格以一年以来最快的速度攀升。
疲软的PMI数据与官方调查的类似疲软读数形成呼应,分析师们警告称,因美国关税而提前增加的出口推动可能很快减弱。市场也在关注可能的新工厂产能削减,因当局考虑在下半年采取措施应对通缩风险和无序竞争。
——
附言:财新不再赞助此数据。
——
昨日我们报道:
本文由Eamonn Sheridan在investinglive.com撰写。
该文章中国财新2025年7月制造业PMI为49.5(预期50.3,之前50.4)首发于HUBFX | 全球账户 | 外汇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