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和中国在周末会谈后达成降低关税的协议,事情会恢复正常吗?其实未必。关税政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但其产生的影响是供应链无法迅速调整。
上个月的互相报复,使得两国之间的关税水平实际上形成了贸易禁运。
这本质上导致货物运输停滞,大量空集装箱在主要港口堆积。同时,部分工厂也可能在此期间决定停止生产。当货物运输暂停时,供应商也会停止生产,因为对关税战争的未来发展没有多少确定性。从成本节约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是谨慎的。
那么,现在美国和中国突然决定再次降低关税,那情况又会怎样呢?
当然,30%的关税依然很高,但这已经是一些企业需要考虑是否能承担的成本。毕竟,90天之后,谁能保证关税不会再次上升?这是许多企业目前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如果你能承担这部分成本,那么就意味着需要在接下来的90天内尽可能快速发货。然而,供应链可不能像开关一样瞬间恢复。
所有人都在紧急补充库存,货物运输将重新开始。但在这个过程中,船只面临空间限制,港口则会遭遇严重拥堵和瓶颈。回想一下疫情期间的情况,随着封锁解除,情况也正是如此。
对于恢复生产的工厂来说,情况也不那么简单。生产线需要时间才能恢复到全速运转,某些工厂可能已经重新分配了劳动力。这可能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几周的时间。
这一切都非常复杂,不能简单地认为关税降低后,事情就能迅速恢复正常。
更不用说上个月造成的数千个积压订单,仍需要解决。如果您还没有预订从中国到美国的货物,现在可能已经为时已晚。
因此,即使关税降低,企业仍需计划应对潜在的延误,因为积压的订单以及重启生产和运输所需的时间。
在最好情况下,这些延误可能会持续一个月左右。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延长到接下来的三到四个月。这将对依赖中国供应和库存的主要企业形成挑战。如果您是亚马逊或沃尔玛这样的巨头,情况会好很多。但对于小企业来说,将会非常艰难。
值得庆幸的是,关税降低似乎恰好在美国主要港口准备接收来自中国的货物之前到来。
因此,最初关税造成的贸易禁运的主要冲击,可能会在5月中到下旬最早显现。但我想,现在可以进行调整。
话虽如此,供应链的级联效应却不是那么容易修复的。由于关税暂停,美国消费者也会尽量在此期间下订单,以防未来再次涨价。这将使现有库存以更快的速度消耗。
所有这些都将导致所谓的“鞭打效应”,加剧上述的供应链问题。
在这一时期,需求激增将导致货物运输超额预订(运输成本随之飙升),而船只无法满足订单激增的需要。这将导致港口拥堵,并产生瓶颈(导致延误并加重库存的积压)。最终,当这一切平息后,企业可能会陷入过剩库存的循环。
如果关税再次上调,那我们将再次经历这一整个过程。而且,供应链要恢复正常可能需要数月的时间——甚至可能永远不会恢复。
所以,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