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加速进行一场全方位的经济性推动,将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相结合,旨在保住其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虽然北京仍然希望在前沿AI技术上与美国科技巨头竞争,但其近期优先事项是保障工业生存——提高产出、减少劳动力需求,并在成本上升、关税增加和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保持出口竞争力。
在《华尔街日报》上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中,进行了总结分析,其中突出了一些关键点。
- 人工智能正在中国的工厂中积极部署——从服装设计、洗衣机组装到钢铁生产、电子产品和水泥生产。
-
自动化正在快速扩展:“黑暗工厂”、自动化港口和AI控制的生产线正在全国范围内涌现。
-
中国是全球安装工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去年安装了295,000台,几乎是美国的9倍,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
-
在世界经济论坛评选出的131个通过尖端技术(如人工智能)提升生产力的工厂和工业场所中,有45个位于中国大陆,而美国仅有3个。
-
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使得自动化成为必然选择。
-
人工智能已经在提升生产力方面取得成效:更快的设计周期、更短的检验时间、全天候无人操作以及在钢铁、水泥和家电等关键行业的效率提升。
-
北京将人工智能驱动的制造业视为战略性范畴,对国家竞争力和韧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地缘政治压力和美国关税的背景下。
-
政治环境允许快速部署自动化,工会抵抗最小,国家支持力度强。
-
尽管中国在前沿AI芯片方面仍落后,但在部署规模、制造生态系统和公众对AI的高度接受度方面具有优势。
——
中国快速部署工业AI可能重塑全球供应链,增强其制造竞争力,尽管西方经济体试图将生产重新迁回本土。中国的自动化推动的规模和速度可能会扩大与美国之间的成本和生产力差距。